作者:陳姝伶,余怡菁
出版社:天下文化
推薦原因:
筆者心得:
對於書名,筆者有些想法,因為要教出"好孩子",對應的是要有所謂的"好父母"。偏偏大部份人為了當"好父母",都會變得緊張而嚴肅,那可是大人小孩都不想要的。(跳回來)
別人認為你是不是成功的父母不重要,孩子覺得你是好爸爸、好媽媽,喜歡與你親近,那才是真正的成功。(p.18)
這句話,筆者也有些個人的看法。別人的話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真的很難不受影響,你愈是不想要去受到別人的影響,你愈會受到影響。筆者認為可以拉回來基本面,大家的觀點和作法或許不同,但我們都愛孩子。只要對自己愛孩子的信念夠深,才比較不會被別人那些,「你怎麼沒有讓你的孩子如何如何的」那些想法影響,因為你夠清楚你是愛孩子的。(好像不聽別人的那些想法,就是不愛孩子???)
再者,我們沒辦法幫決定孩子,他們要怎麼看待我們。
再者,我們沒辦法幫決定孩子,他們要怎麼看待我們。
以我自己為例,基於對孩子的愛,我願意要求孩子,並且以身作則,即便孩子可能因為這樣,覺得我是一個壞叔叔。
以上是筆者活用這本書的示範,在參考作者的理論與實例之後,反思自己的教養想法和態度,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養架構。
以下摘錄部份內容:
「以大人為中心」的教養是較容易看到成果的作法,...,但缺點是孩子會失去自我,而不想失去自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反叛。「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養育孩子是件細水長流的工作,守護的是孩子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希望孩子以自己獨一無二的自我快樂成長。...,因為自身的成長經驗,加上文化裡根深蒂固的權威主義,採用「站在孩子立場」的方式養育子女時,除了常常出現的疑慮之外,有些情形也往往令人十分沮喪。採用「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另一挑戰是如何拿捏,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產生溺愛的情形。...,如何在幫孩子保有天生的自主性和自動自發的精神的同時,不流於放任、溺愛,是本書的另一目的。(p.19、20)
三歲決定一生的說法,往往讓父母們擔憂會不會少做了些什麼,耽誤了孩子;也會心急,是不是錯過了,孩子會真的輸在起跑點。
幼兒階段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對人信任,萌發自主性、好奇心和自動自發學習精神的關鍵時期。只要引導得當,孩子將會對自己有能力學習這件事充滿信心,那是孩子一輩子最需要的動力,這才是三歲能不能決定一生的關鍵。(p.28)
筆者認為,在面對孩子的教養時,我們內在帶著的是擔憂還是信任,是很重要的關鍵。如果是帶著擔憂,那就容易害怕做錯,耗費許多能量在擔心憂慮;如果是信任,信任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從錯誤中學習,那就比較可以把注意放在,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是什麼。
大人自己要先能有信任,才有能力給孩子安全感和信任。信任自己可以從做中學,信任孩子有自己天生的本能,信任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和步調。如果無法信任,我們往往不是做得太多,就是放棄,然後在這兩者之間擺盪。
怕生
在陌生的情境中,當孩子不感獨自面對時,會想依賴媽媽的支持,所以也會緊緊黏著媽媽不放。...父母可以幫助他熟悉陌生的環境。如果去朋友家,先別急著和朋友聊天,先陪孩子走一圈認識環境,陪他玩一下玩具,消除陌生感。...,你愈催他,愈急於讓他獨立,只會讓他更沒有安全感,等孩子安全感有了,焦慮自然就會消失。(p.32)
怕生是一種生存本能,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判斷新環境中的人事物是否有危險,需要大人的協助。有的小孩天不怕地不怕,就沒有這個問題,但是大部份的孩子需要一點時間,和大人適當的協助。不怕生的孩子,雖然沒有這個問題,但會有莽撞的危險;怕生的孩子,懂得參考大人的反應,謹慎行事,也是一種優點。如果能同理孩子害怕及恐懼的感受,可以強化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經常被忽略感受的孩子,反而會拉長害怕的時間。
等孩子會說話以後(約兩歲半),一旦做「錯事」,爸媽責問之下,孩子有時會回答得頭頭是道,甚至把父母說過的話背出來,一副很懂事的樣子。但過不久仍然再犯。此時作父母的往往更生氣:道理都知道,卻一犯再犯,分明是故意的!(p.35)
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背出來,不代表真的懂了,知道了也不代表做得到,因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成熟。大腦神經科學的說法是,負責自我控制的"前額葉",需要到18歲才會完全成熟。
對孩子說「不可以」的同時,也告訴孩子哪些行為事可以接受的。...,告訴孩子那些行為事不被允許的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那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p.37)
例如,在對孩子說:「不可以爬桌子」,記得補上:「我們去公園爬溜滑梯」,而且記得要說到做到,因為這時候就是身體內在的驅力讓孩子想要爬,但沒有環境時,就自己想辦法創造。
很多父母以為不准做的事情要先給孩子警告。但是這階段的幼兒缺乏自我控制力,又充滿強烈的好奇心,事前的警告等於是變相的提醒。(p.37)
與其不斷的嘮叨警告,還不如在危害不大的狀況下,讓孩子去探索,可以的話,趁機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例如,孩子想開抽屜,大人可以簡要的提醒:「小心別夾到手喔!」,然後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能力和狀況,如果孩子真的夾到手,就可以示範怎麼樣不會夾到手讓孩子看。而不是一直阻止孩子,等到孩子找機會偷偷嘗試時,你卻不在現場,無法馬上處理。而且當你的警告,都真的成真時,你的警告才會有公信力,但如果你的警告一直沒有機會發生,孩子就是會一直試到發生了為止。
發展中的孩子,尤其是零到三歲的幼兒,許多讓父母不接受的行為,如丟玩具、撕書本等,儘管父母一再提醒,但仍然沒有改善。其實那些行為都是孩子對自己身體的運作、周遭環境的探索的正常表現,絕不是故意要整父母。父母不用生氣、不用責怪,應把這些行為當成是了解孩子的線索。(p.38)
孩子這時正在做各種感官資訊的輸入,如把東西放嘴巴嚐味道及質感;並且蒐集各種"實驗數據",如兩隻手拉書,書會破掉;如各種物體以多種角度和力道拋出時,落地的反應和聲響。這些小孩其實都是小小科學家,如果孩子做的這些實驗,有危險性或是會打擾別人,可以試著給孩子一個適當的實驗器具(如球或是可摔的物品)和環境(如戶外),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讓孩子有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孩子喜歡做自己的主人,提供選擇,正好滿足這個需求;而且事情是自己選的,通常較會心甘情願的做。舉個例子,孩子亂摔玩具,這時你可以對孩子說:「玩具這樣摔會壞掉。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摔玩具,好好的玩;另一個是繼續摔,但是媽媽就把它收起來,不讓你玩。」孩子如果繼續亂摔,就把玩具收起來,他若大哭,就讓他哭,然後告訴他:「媽媽有給你選擇的機會,你選擇亂摔,我只好收起來。」如此幾次之後,孩子碰到有選擇的時候,會好好考慮,衡量輕重的。(p.39)在教室裏,筆者會要求孩子坐下來吃東西,如果孩子不坐好,食物就會被收到。幾次之後,孩子就會乖乖坐在位子上吃,或是吃東西走來走去,會看你有沒有在看他,然後怕被收到,就去坐在位子上。
這本書理論與實例並重,非常值得參考,可以細細閱讀,轉化成自己的教養方式,非常推薦去買一本回來練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