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量要夠
讓孩子有足夠的體能活動,多去戶外公園走走,
少坐車多走路,推車備用不要依賴,
孩子會走路之後,慢慢邊玩邊走,走個一兩公里是沒問題的。
在安全的狀況下,滿足孩子探索的需求,
不要什麼都不讓孩子碰。
讓孩子餓了再吃
餓了東西自然就變好吃,
一方面也讓孩子練習主動表達要吃東西,
如果孩子都不會喊餓,有可能是天生就不愛吃東西,
但也有能是正餐以外的食物影響了孩子的食欲,
市售的食物,為了好吃,通常都會加大量的白糖,
更別說飲料(乳酸飲品、運動飲料),
更是加了大量的人工果糖,
只要一點點,就可能會讓孩子血糖飆高,吃不下飯。
還有另一可能就是,孩子吃了太多的補品(維他命之類的)
因為孩子不愛吃飯,怕孩子營養失衡,就讓孩子吃維他命,
有的孩子會因為這樣,就更不愛吃了。
讓孩子想吃再吃
時間到了,正餐準備好,
"邀請"孩子來吃,如果孩子還是不來,
大人就先好好的享受,先吃吧!
不需要一直嘮叨,一直要孩子過來吃,
不需要一直嘮叨,一直要孩子過來吃,
孩子看到大人吃得開心,
會比較想吃。
讓孩子自己吃
從小讓孩子自己練習吃(會坐時就可以開始)
孩子會吃得比較好,
一開始可以大人一邊餵,一邊拿一隻湯匙讓孩子自己練習,
孩子還小,還在探索的階段,讓孩子用手抓沒關係,
如果孩子還一直抓,可以讓它去玩泥巴或是黏土滿足需求。
慢慢的練習夠了,孩子自己吃會吃得比較好,
這段細心陪伴孩子練習自己吃的等待,
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帶孩子一起準備
如果孩子有幫忙,會有參與感,通常會吃的比較好。
一開始可以從幫忙按電鍋的電源開關類的,簡單的工作開始,
又或幫忙洗一片菜葉,或是幫忙擺筷子,
慢慢的增加孩子幫忙的部份。
大一點的孩子(3~4歲),如果之前就常幫忙,
有的孩子是可以幫忙煎蛋的,重點是要讓孩子參與和練習。
在學校裏,我們會在開動前感謝小幫手,
幫忙洗菜和備餐的孩子,在點名感謝他們時,
眼神是閃閃發亮,臉上是開心滿足的笑容。
和同儕一起吃
在團體生活裏很常見,
有些孩子,在家裏就是不愛吃,
到了學校,
看到同學吃的津津有味,食欲也跟著變好,
原本不吃的東西,看到同學吃了,也開始吃。
有些孩子,家長就是因為吃飯的問題,
才送孩子去上學的。
孩子心情好
孩子的心情會受到大人的影響,
大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緒和孩子食量的關聯性,
大人在孩子吃與不吃時焦慮,孩子當然也跟著焦慮。
孩子也會被自己當天怎麼被對待而受到影響,
如在吃飯前被罵被阻止被糾正…,
或是剛剛還在專心做的事被中斷,
心情不好,誰也沒辦法好好吃飯的。
孩子生長快速時
這個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為每個孩子有獨特的生長曲線,
在身體成長快速時,食欲會變好,
當然生長速度慢下來時,也會轉為一般的食量,
如果大人沒有這種敏感度的話,
硬是要小孩吃得跟之前一樣多時,
大人小孩就苦了,
畢竟養小孩又不是賽神豬,沒有什麼好比的。
接下來就整理一下,大家比較沒興趣的,孩子為何不吃?
孩子還不餓,還不想吃
這就不用多說了,
不過想要請大人同理一下孩子,
大人不也是會沈迷於工作或是電腦,
而不去吃飯的?
大人不也是還不餓,就不想吃?
這時如果有個人一直來念念念,
要你去吃,你的心情也不會好到那裏去,
孩子也是一樣的喔!
孩子不敢吃
特別是沒吃過的,或是顏色質感比較特別的,
建議對於孩子來說,沒見過的食物,
最好大人先吃給孩子看,
不要混水摸魚的夾在其它的菜中,讓孩子踩到地雷,
如果孩子很敏感,也許之後就會很擔心,
食物裏有不喜歡或是沒嚐過的菜,
就更不喜歡吃飯了。
千萬別強迫孩子,讓孩子更不敢吃。
孩子覺得不好吃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餓的經驗,
所以口味變得愈來愈重,
我看了太多大口大口吃蕃茄醬的孩子,
一般的東西都變得不好吃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有次肚子很餓,
一個只有簡單的白飯青菜豆干和花生的便當,
卻讓我覺得是人間美味。
真的真的,要讓孩子有餓的經驗,
讓孩子練習一下求生的能力,
盡量少在吃飯前給孩子喝飲料和任何的含糖零食,
如果孩子真的還沒吃飯就餓了,
那就在飯前給孩子水果吧!
孩子被強迫餵食
孩子明明就一口飯還一直含在嘴裏,
大人還一直追著餵,
如果孩子真的吃不下了,就收起來,
下一餐再說囉!
真的真的別擔心孩子的營養問題,
強迫孩子吃,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日後的心理問題,
(嗜吃或是厭食)
孩子身體的本能,會讓他們調節自己該吃什麼該吃多少,
(當然要先排除那些零食補品對孩子的影響)
(當然要先排除那些零食補品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長大後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飲食,
而不是這一餐該吃多少才夠。
孩子分心
孩子很容易在吃飯的時候分心,
因為家中有太多玩具,吸引他們去拿來玩一下,
所以餐桌的環境很重要,
建議把會讓孩子分心的物品全撤了。
(大人約會去吃飯時,可以想辦法把對方的哀鳳收起來)
帶孩子去外面用餐,當然就更容易分心,
除非你有更具吸引力的東西,
(所以要帶孩子在外面吃飯,一定要先跑一下流程)
孩子一再的分心不吃,
就收掉吧!
偶爾要讓孩子有機會知道,
這餐不吃飽,在供給下一餐前會餓的。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以得到什麼?
得到大人的討好賄賂,也就是注意力
有些小孩精明的很,知道如果不好好吃飯,
大人就會開始放出利多。
(可以參考這本繪本:把豆子吃掉)
聰明的大人,你發現了嗎?
跟大人對抗
孩子平常都被大人管東管西,
其實也累積了不少的情緒,
吃飯這件事,是少數大人很在意,
小孩可以我就是不想聽你的話,看你能拿我怎樣的事,
聰明的大人,你發現了嗎?
以上這兩點,除非大人能回到: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
要不然是沒完沒了的。
終於,重點來了!
總量管制
以周或月為單位均衡孩子的飲食
不用去要求孩子每餐都要"吃得好吃的夠多",
這兩天青菜吃的少,過兩天再鼓勵孩子吃,
孩子不想吃一定有原因,在排除那些原因之前,
就先記錄和觀察,
不需急於一時,把吃飯變成一件很不開心的事。
大人也是有吃不下飯,或是不想吃的時期,
孩子也是一樣,重點在於怎麼均衡。
如果每餐都要均衡,既不人性又不理性,
但如果是以周或月為單位,就會讓人放鬆多了,
如果擔心孩子會有營養均衡的問題,
那就記下孩子每餐吃的量還有吃的種類,
整個去觀察去看,也許你會有驚人的發現。
尊重孩子身體的智慧
這個發現也許是,你會發現孩子的身體會做調節,
有時吃得多,有時吃得少,有時這個不吃,但有時又開始吃了,
但如果有人為的干擾:如經常被強迫,被要求要吃得夠的壓力,
反而會去打斷身體這種平衡的機制。
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
最終,孩子還是得要自己管好自己吃飯的事,
大人不可能一直在身邊提醒。
孩子需要我們有時放手,
去觀察孩子的狀況,
再來調整我們引導孩子的方式,
如果一直提醒,一直幫孩子做,
孩子就沒有機會練習,
當然就不會進步。
邀請代替嘮叨、鼓勵代替強迫
可以的話,帶孩子一起準備食物,邀請孩子幫忙備餐,
可以營造燈光美氣氛佳的情境(弄個桌布、點個蠟燭)
吃飯時間到了,邀請孩子來吃,
孩子還想再玩一下,那就讓他再玩一下吧!
大人就先吃,
如果你很在意全家人要在一起吃,
那是大人的需求,
也許等到大一點,孩子就可以這樣配合,
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一直強迫他要這樣,
我想,他長大後,會更不想要在家一起吃飯,
因為那個壓力和陰影一直揮之不去啊!
吃飯是件快樂的事
如果一件事,是會讓人身心愉快,
為什麼想不想做呢?
聰明的大人,先讓自己享用吃飯這件事吧!
孩子吃不吃?再說啦!
又不是今天才有機會練習好好的吃飯,
有了孩子之後,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的吃飯了呢?
聰明的大人,先坐下來好好吃飯吧!
孩子都在看。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