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7

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好嗎?

有家長問道:
為了鼓勵孩子跟人打招呼,於是做了禮貌卡,
只要跟長輩打招呼,就可以獲得一點。
集滿十點,就可以換小獎品,結果孩子真的可以大聲跟長輩打招呼,
但是孩子馬上轉頭問我,這樣可以拿到一點吧?
請問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勢利呢?好擔心喔!
大樹:「這個方法還滿有創意的」
家長:「可是孩子會不會變勢利呢?」
大樹:「你的意思是,孩子會不會變成,沒有好處就不肯做,有好處才肯做?」
家長:「對啊!覺得孩子開始斤斤計較了!」
大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任何方法,都得要付出代價...」
家長:「那怎麼辦呢?」
大樹:「看你要不要用這樣的代價交換了?」
家長:「我得好好想想...」

獎勵可以引起動機,但也容易失焦
大樹曾經在幼兒園做過類似的事,請參考:獎勵實驗
只做過一次,就嚇到不敢了。
個人不喜歡這樣的做法,往往會把事情搞得更複雜。

控制與反控制
大樹看過家長,用零食當誘因,希望孩子把飯吃光光,
但往往都是飯沒吃光,零食已經吃了一半。
想用這種方法控制小孩,小孩卻進化的比大人快,
反過來控制大人:「不讓我喝飲料,我就不要吃飯」

不要依賴獎勵
獎勵的方法,像是點火器,點燃了之後,就看看火會不會繼續燒下去。
但是任何方法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不要依賴就好。
當然最好的燃料是發自內心的動力,孩子有意願,自然就會去做。
孩子沒有意願,我們試著引起意願就好了。

最沒有副作用的獎勵是"肯定"
孩子不願意或是忘了,可以提醒,
例如:看到爺爺可以說什麼呢?(在孩子的耳朵旁邊說)
或是觀察為何孩子沒有意願?
是還沒開機?還是不知道這是誰?還是不好意思?
如果孩子最後還是有去打招呼,或是用別的方式打招呼,
都可以肯定孩子,也就是看見孩子做到的部份
例如:「雖然你還是害羞,可是你有看爺爺的眼睛,下次準備好了,你可以跟爺爺問好!」
「雖然你想了很久,才跟爺爺打招呼,下次你可以練習看看,再快一點點去打招呼」
更多關於肯定,可以參考:用肯定代替讚美

最好的獎勵是孩子自己做到了
也許一開始,孩子需要我們示範、引導、提醒...。
慢慢的,有一天孩子不需要我們幫忙,就做得到時,
那種成就感是發自內心的,別人拿不走的,
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例如:孩子自己把桌子擦乾淨了,通常孩子會看向照顧者,意思是"你看到了嗎?"
有的孩子就會直接說:「媽媽你看!」

隨喜也是一種肯定
當孩子做得到的時候,不需要用言語的讚美,
用眼神和微笑,或是加上點頭,對孩子示意"我看到了!"
這也是一種肯定喔!

大樹的第一本書,於2016年2月出版,已經買得到囉!
這本書,是大樹的第一個"書孩子",敬請鼓勵與支持,

讓更多的人,可以認識這本書。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社團
預約一對一諮詢預約揪團辦講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