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8

孩子嗆你,怎麼辦?

4歲多的偉偉,這陣子媽媽告訴他:「不可以xxx」的時候,
不但不停止,還會變本加厲,故意去做被制止的事。
例如在家裏跟弟弟追來追去,打來打去,本來玩得很開心,
後來弟弟大聲尖叫,不想再玩時,他還不停下來,
跟他說:「不要再追弟弟了!」,還故意繼續追弟弟。
媽媽制止他,他很生氣,要跟他講道理的時候,
還會回嗆:「你閉嘴!」,媽媽氣得想要揍他,
覺得這個小孩怎麼沒有禮貌!到底是跟誰學的?

大樹反問:「什麼狀況下,你會想嗆人,跟人理論呢?」
媽媽:「覺得對方不講理、覺得被打壓、覺得被欺負了、生氣了、不想被管...」
大樹:「你覺得偉偉是那一種狀況呢?」
媽媽:「不想被管」
大樹:「可能還包含了委屈、生氣的情緒...」
媽媽:「那怎麼辦?」

對於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可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當偉偉因為被管而生氣時,可以先同理偉偉的心情。
人在被同理之後,情緒通常會冷靜下來。

可以跟偉偉說:
「你不想要我管你是不是?」、「我管你,讓你覺得很丟臉嗎?」、
「我猜你很生氣我管你?」、「你是不是覺得這樣很好玩,你不想要我打斷你?」...。

如果偉偉還是反嗆:「你閉嘴!」,
還是可以同理,但不代表同意偉偉可以這樣對待別人。
可以試著表達怎樣的方式,是別人可以接受的。

例如:
「你不想要我跟你講道理是不是?」、「你可以跟我說,我不想要聽了」、
「你可以說,我不要你再說了」、「你可以說,我現在沒辦法聽你說」...。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為何要這樣做,可以繼續看下去。

小孩怎麼了?

愈是這樣的孩子,可能自尊心越強,自我要求越高,也有可能是個敏感的孩子。

1.語言發展的新階段
4歲前後的孩子,語言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他們喜歡模仿照顧者說過的話,特別是規矩或道理,來反駁照顧者。
例如:「媽媽你不是說不可以一直看電視?」、「你很沒有禮貌耶!」、
「你走開,我生氣了!」、「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哼!」、「你快給我過來!」...。
當孩子有情緒時,就容易脫口而出,那些他經常聽到的話。
也就是照顧者在對孩子有情緒時,脫口而出的那些話。
那些話代表什麼意思,孩子不見得知道,
他們通常只是模仿在那樣的情境下聽到的,
孩子或許不清楚自己說的是,所謂"沒有禮貌的話"。
(小孩也許會困惑:既然沒有禮貌,為何照顧者常常說???)

2.經常被制止,處於挫敗狀態
他們常常聽到的是照顧者的
「不可以xx」、「你不要xx」、「我不是跟你說過了!」、
「你怎麼老是講不聽!」、「不要再這樣了啦!」、「很煩捏!」、
「你安靜一點好不好!」、「你閉嘴!」...。
這些話都會輸入到孩子的自我意識裏,變成自我評價的一部份,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變得自暴自棄,
「我總是做不好」、「我總是惹媽媽生氣」、
「反正我就是壞孩子」、「反正我就是做不到」...。 

3.知道不可以,但不知道替代選項是什麼
「你不要再追弟弟了!」
他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和弟弟玩,弟弟也被追得很高興,
只是後來弟弟受不了,不想要哥哥再追他了。
這時照顧者的制止,對哥哥來說,就像是正在迷韓劇的人被關掉電視一樣。
哥哥並不知道,不可以追,可是還想要跟弟弟玩的話,怎麼做會比較好?
我們生氣孩子不聽話,卻沒有進一步,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比較好。
我們認為孩子沒有禮貌,卻沒有進一步,告訴孩子怎麼表達是我們可以接受的。

4.很少被同理,卻常常被要求和比較
通常會這樣的哥哥或姊姊,都有一個相對乖巧的弟弟或妹妹。
照顧者容易因為手足不同特質,加上弟妹年紀比較小,
照顧者對哥哥或姊姊的要求和期待就比較高。
他們雖然已經是哥哥和姊姊,但是他們依然想要像以前一樣,
可以得到關注,可以撒嬌,
特別是他們看到照顧者花很多時間在弟弟妹妹身上時,
很容易就醋勁大發,採取消極的、不合作的討愛。
他們寧願被罵,也不要照顧者持續關注弟弟或妹妹,而自己總是得不到注意。
照顧者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對弟弟或妹妹講話時是溫柔的,
一轉過頭對哥哥或姊姊講話時,突然就變得嚴厲了!
例如:「弟弟,來吃飯了喔~」(溫柔,尾音上揚~),
一轉頭馬就語氣就變了:「你為什麼不能像弟弟一樣乖乖坐好?」(語氣加重、不耐外帶殺氣)、「你是哥哥耶!要做弟弟的榜樣!」...

照顧者可以做的

1.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明確的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比較好,慢慢代替一再的指責孩子又做了不對的事。
並不是說都不可以說孩子的不是,而是試著把比例減少。
一再被指責的人,不會有好情緒,也不會因為經常被指責而變得更好。
例如:
「不要跑」,可以換成「慢慢走」;
「不要追弟弟」可以換成「你可以陪弟弟去看書或是畫畫」...。

2.用身教代替說教
如果你希望孩子說有禮貌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
請你也練習用"有禮貌的話",跟孩子說話。
例如:
「閉嘴!」可以換成「可以小聲一點嗎?」、「可以安靜一下嗎?」;
「你快給我過來!」可以換成(拍拍孩子肩膀):「我有話要跟你說」

3.少比較多關注
比較容易強化手足之間的競爭。
如果是跟外人比較的話,那更是沒完沒了。
可以多觀察孩子孩子的優點是什麼?
讀者可以做一個練習,找一張紙,寫下孩子的優點,
如果不會太困難,那代表你常常在觀察孩子,而且看得到孩子的優點
如果很困難,請你多練習。
如果真的寫不出來,請先寫缺點,會發現容易許多,
但邀請你把這些缺點變成優點,
可以做這樣的練習,無形之中,你對孩子的關注就會變多,
可以被適度關注的孩子,會感受到被愛,也會變得比較溫馴。

4.少指責多肯定
看見孩子做到的,而不是一直提醒孩子還沒做到的。
例如一樣是玩到讓弟弟生氣,之前是不到十分鐘就讓弟弟生氣,
今天玩了十五分鐘才生氣,這也算是一種進步,
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慢慢在進步,孩子會比較有意願調整自己的行為,
常指責,是負向增強;多肯定是正向增強。

最後提醒大家,真的不需要,對這些四歲小孩說的話太認真,
希望孩子不要嗆我們,可以練習溫柔的跟孩子說話。
還有,多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而不是老是像警察或教官一樣,
一直在跟孩子玩貓抓老鼠的遊戲,那只會讓孩子愈來愈喜歡反抗!

大樹的第一本書,即將於2016年2月出版,
這本書,是大樹的第一個"書孩子",敬請愛護與支持!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社團
預約一對一諮詢預約揪團辦講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