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看朋友的孩子,八個月大,剛好是陌生人恐懼的高峰期,
聽朋友說那個時期,只要有客人來,孩子都會放聲大哭。
那天我到了門口,瞄了一下孩子,
馬上看到孩子防衛的眼神,緊抓著抱著她的媽媽,
我馬上轉頭過去,低頭遮住自己眼睛,
跟朋友說,跟你的孩子介紹我是誰,我來做什麼,
媽媽跟孩子介紹過後之後,孩子看著我,又看著媽媽,
這樣幾次之後,我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孩子,
觀察到孩子的表情比較放鬆了,
才看著孩子的眼睛,跟孩子打招呼。
之後,孩子還是不時的抱著媽媽,然後玩一下,
看著我,看著媽媽,再抱媽媽,再去玩一下,一直重覆著,
一直不時的觀察著我。朋友跟我說,她沒有大哭,已經算不錯了啦!
雙胞胎的不同
即使是雙胞胎,在個性和特質上也會有一些不同。
那天去見了兩個一歲的雙胞胎,剛滿一歲。
面對陌生人,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反應。
大的遠遠的看到我就哭了,小的見到我沒哭,還有禮貌的跟我揮揮手。
我知道那是陌生人焦慮的心理反應,
一般來說八個月是高峰期,有的小孩五個月就會開始認生,
有的小孩會持續到會走路的時候。
一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概念開始形成,
另一方面,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機制。
我的經驗告訴我放慢速度,先不要一直看著孩子,
孩子可能會覺得被侵犯了,即使只是看著孩子的眼睛。
於是孩子回遊戲室活動,我和媽媽在客廳討論孩子的事。
期間,孩子偶爾會出來活動,
觀察著我和媽媽的互動,慢慢的,姊姊對我不害怕了。
之後,我慢慢的跟著媽媽靠近遊戲室,
姊姊可以看著我不哭,後來還拿東西給我,
甚至可以跟我握握手,但就是不給抱。(沒關係,我可以等你!)
下一步,我進了遊戲室,妹妹開始不對勁,
看起來很不安,媽媽拿東西給她玩,轉移注意力也沒有用,
試了好幾個方法,還是沒用。
最後,抱出去外面,心情才平穩下來。
姊姊害怕陌生人視線的接觸,而妹妹不怕。
但是我猜,進到妹妹的活動空間,也許這個時候,
她才感覺到被侵犯了。所以雖然是雙胞胎,
對於界限的感覺卻是如此的不同,這個需要很細微的觀察。
感謝孩子們又給大樹上了一課。
(感謝樂樂媽媽照片提供~)
愛小孩初見面禮貌運動
我知道小孩很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要摸,想要抱,
當孩子看著你的眼神是驚慌的、不安的、緊繃的,
請給孩子一點安全的距離,先不要直視孩子的眼睛,
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觀察你和媽媽的互動之後,
信任你了,再和孩子有多一點眼神的接觸。
同樣的,孩子願意看著你,並不代表孩子接受你,
願意讓你碰,讓你抱。伸手問問孩子:「可以讓我抱嗎?」,
孩子身體或是手向前移動時,才抱孩子。
就算孩子願意讓你抱了,也不代表孩子不會馬上反悔,
就甘願一點,把孩子交還給媽媽,給孩子一點時間囉!
當孩子已經躲到媽媽背後,害羞的不敢看你時,
你可以主動和孩子打招呼,或是跟孩子說:
「沒關係,等你準備好,再跟我打招呼囉!」
孩子會因為你多一點的耐心,
對人際互動多一點安全感,
也經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