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這五大特質。有的孩子會有某些特質特別的明顯,也有些孩子,會有2~3個特質比較明顯,也有孩子很平均,適用於學齡前幼兒。
這五大特質,是為了提供一些簡單的架構,幫助家長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貼標籤。
2014/1/19
小小孩丟東西、打人,怎麼辦?
有家長在臉書發問:
大樹老師您好,最近遇到兩個狀況,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兒子2Y1M。
狀況1: 最近特別愛亂丟東西,例如喝完的水壺就丟了(在大馬路水壺被丟了幾次,我跟他說,請拿給我,不要用丟的,東西壞了就沒有了...)
除了水壺,他用過的東西不想用了,他就隨手一扔....有ㄧ兩次我請他練習"請把東西拿給我.."但他會故意一直丟,直到我說東西再丟就要沒收了,沒有了,他才拿給我!(這樣算威脅嗎?!)
狀況2: 當我們不願意讓他做的事情或是不順他的意思,他就會生氣吼我們ㄧ聲!然後要動手打,雖然我不是個溫柔的媽媽,生氣也是會大聲唸他(但不會對他吼叫咆嘯啊~~我和爸爸是不會打他的)
但他現在用吼叫來"回嘴"加上打人來回應他的生氣或不滿,的確也讓我和爸爸很困擾(他連爸爸糾正他也會"吼"回來)
不知道以上兩種情況,該如何讓他引導他會比較適當?謝謝!大樹的回覆:
1.孩子丟東西的原因很多。
例如:丟東西的實驗探索、可以得到注意力、在別的地方受挫用丟東西發洩、試探照顧者的底限...(不在現場,無法得知)
2014/1/15
用優點代替缺點
相反的特質,為何都是困擾?
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都不吃飯,怎麼辦?」
也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太重吃了,怎麼辦?」
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太活潑了,都不怕生,好怕會被抱走,怎麼辦?」
也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都黏著我,不去跟別人玩,上課也是,怎麼辦?」
同一個小孩,不同階段的狀況,也是困擾?
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都快兩歲了,還捨不得說話,怎麼辦?」
過了一段時間同一個家長又問我:「我的小孩好吵,怎麼辦?」
2014/1/14
如何拒絕小小孩
小樹兩歲,吃完晚餐,自己把碗收到髒碗籃之後,拿了故事書和玩具,就吵著要媽媽陪。
媽媽看著還沒吃完的飯,心裏捨不得拒絕孩子,又想著,好像不該讓孩子予取予求,怎麼辦呢?
1.如果不覺得委屈,而且心情愉快,可以先陪孩子玩。
2.如果覺得委屈,心裏想著飯還沒吃完,等一下還有好多事要忙,無法心平氣和,可以拒絕孩子。
媽媽看著還沒吃完的飯,心裏捨不得拒絕孩子,又想著,好像不該讓孩子予取予求,怎麼辦呢?
1.如果不覺得委屈,而且心情愉快,可以先陪孩子玩。
2.如果覺得委屈,心裏想著飯還沒吃完,等一下還有好多事要忙,無法心平氣和,可以拒絕孩子。
2014/1/13
用練習代替訓練
常有家長問到,孩子什麼時候需要戒尿布,做如廁訓練?
我喜歡反問:「為何要戒尿布?為何要訓練?」
尿布其實不是孩子的需求,尿布是為了照顧者的方便而產生的,我們讓孩子習慣它之後,又要求孩子離開它。
如廁”訓練”?
是為了參加比賽所做的”訓練”嗎?
訓練的感覺,比較像是已經有些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運用一些專業的方法,加強練習,勢在必得的意味非常濃厚,不管是教練或是受訓者,都會感受到壓力。
2014/1/8
用太陽代替北風
有媽媽問我,一歲半的孩子喜歡玩插座,講都講不聽,打手心也沒用,還會趁大人不注意時偷玩,怎麼辦?
這讓我想起北風和太陽的故事。
"北風越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越緊"
就好像照顧者愈是禁止,孩子就愈是故意。
我們來想想,旅人為何穿著斗篷?旅人的需求是什麼?動機是什麼?
也許是天冷,為了禦寒。
所以"當太陽溫暖地照耀時,旅人因為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
需求已經滿足的時候,就不需要斗篷了!
這讓我想起北風和太陽的故事。
"北風越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越緊"
就好像照顧者愈是禁止,孩子就愈是故意。
我們來想想,旅人為何穿著斗篷?旅人的需求是什麼?動機是什麼?
也許是天冷,為了禦寒。
所以"當太陽溫暖地照耀時,旅人因為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
需求已經滿足的時候,就不需要斗篷了!
2014/1/7
用負責代替懲罰
常有家長問我,該不該處罰孩子?
我常常反問:「為什麼要處罰?目的是什麼?」
目的不外乎是:
要讓孩子聽話、記得教訓、讓他以後不敢再犯、讓孩子知錯...。
可是,真的有效嗎?
事實是,有時有效,有時無效。
而且慢慢隨著孩子長大,可能會變成陽奉陰違。
我常常反問:「為什麼要處罰?目的是什麼?」
目的不外乎是:
要讓孩子聽話、記得教訓、讓他以後不敢再犯、讓孩子知錯...。
可是,真的有效嗎?
事實是,有時有效,有時無效。
而且慢慢隨著孩子長大,可能會變成陽奉陰違。
2014/1/6
用允許代替應該
你想要成為怎樣的父母?
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父母?
父母的角色對你來說是什麼?
你是好父母嗎?
邀請大家做一個練習:
當你問自己,「我想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
你的身體有什麼感覺?是緊張的?還是放鬆的?
你的腦海浮現了那些畫面?你聽到什麼聲音?你聯想到什麼?
2014/1/5
用身教代替說教
「你給我過來」
「你怎麼都講不聽」
「快來洗澡,別再玩了」
「你到底要我講幾次??」
「我生氣了,你到底想怎樣!!!」
「閉嘴,不要再哭了,吵死了!!!」
在這幾句話裏面,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事?
「你給我過來」(高分貝)
「你怎麼都講不聽」(高分貝)
「快來洗澡,別再玩了」(高分貝)
「你到底要我講幾次??」(高分貝)
「我生氣了,你到底想怎樣!!!」(超高分貝)
「閉嘴,不要再哭了,吵死了!!!」(超高分貝)
這樣有比較明顯嗎?
我們希望孩子要小聲說話,要好好說話,不可以口氣很差,
可是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嗎?
「你怎麼都講不聽」
「快來洗澡,別再玩了」
「你到底要我講幾次??」
「我生氣了,你到底想怎樣!!!」
「閉嘴,不要再哭了,吵死了!!!」
在這幾句話裏面,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事?
「你給我過來」(高分貝)
「你怎麼都講不聽」(高分貝)
「快來洗澡,別再玩了」(高分貝)
「你到底要我講幾次??」(高分貝)
「我生氣了,你到底想怎樣!!!」(超高分貝)
「閉嘴,不要再哭了,吵死了!!!」(超高分貝)
這樣有比較明顯嗎?
我們希望孩子要小聲說話,要好好說話,不可以口氣很差,
可是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嗎?
2014/1/4
用"我"代替"你"
「你為什麼都不聽話?」
「你為什麼老是講不聽?」
「你到底要我說幾次?」
「你為什麼都不跟人打招呼,不是教過你了嗎?」
「你快點給我過來!」
「你不要再哭了!」
「你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啦!」
「你到底是怎麼了!」
想想,這些話,
如果是對你說的,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你喜歡別人這樣對你說話嗎?
「你為什麼老是講不聽?」
「你到底要我說幾次?」
「你為什麼都不跟人打招呼,不是教過你了嗎?」
「你快點給我過來!」
「你不要再哭了!」
「你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啦!」
「你到底是怎麼了!」
想想,這些話,
如果是對你說的,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你喜歡別人這樣對你說話嗎?
2014/1/3
用肯定代替讚美
1.讚美的迷思
當小小孩把拼圖拼對了、把套環套進了,
有些大人的反應是熱烈拍手鼓掌:「好棒好棒!」
有些小小孩會被大人突如其來的反應嚇到,
有些小小孩習慣之後,每做一個動作,就會轉頭看大人的反應。
我相信大人想要讚美孩子的心意是好的,但這些所謂的"讚美",
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呢?
是讓孩子愈來愈有自信,愈來愈喜歡自己?
還是,變得愈來愈期待別人的讚美,
而不是小孩自己,發自內心的喜歡去做一件事。
當小小孩把拼圖拼對了、把套環套進了,
有些大人的反應是熱烈拍手鼓掌:「好棒好棒!」
有些小小孩會被大人突如其來的反應嚇到,
有些小小孩習慣之後,每做一個動作,就會轉頭看大人的反應。
我相信大人想要讚美孩子的心意是好的,但這些所謂的"讚美",
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呢?
是讓孩子愈來愈有自信,愈來愈喜歡自己?
還是,變得愈來愈期待別人的讚美,
而不是小孩自己,發自內心的喜歡去做一件事。
2014/1/2
用愛代替
親子關係的糾結點,常常都在於:
我們都愛孩子,但不一定喜歡孩子的行為
但孩子就是正在學習長大的地球人,
"他們總是表現的像孩子,而大部份孩子氣的行為是令人不悅的"
想像一下,每個孩子都內建一個愛的油箱,
這個油箱需要很多很多的愛,而且他們沒辦法為自己裝滿,
需要照顧者給予很多很多的愛,很多很多的注意力,
但是照顧者有能力給嗎?特別是孩子又出現"孩子氣"的行為時,
我們還願意給孩子愛嗎?
我們都愛孩子,但不一定喜歡孩子的行為
但孩子就是正在學習長大的地球人,
"他們總是表現的像孩子,而大部份孩子氣的行為是令人不悅的"
想像一下,每個孩子都內建一個愛的油箱,
這個油箱需要很多很多的愛,而且他們沒辦法為自己裝滿,
需要照顧者給予很多很多的愛,很多很多的注意力,
但是照顧者有能力給嗎?特別是孩子又出現"孩子氣"的行為時,
我們還願意給孩子愛嗎?
2014/1/1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出門散步,路過小水坑,孩子的反應常是想要去踩踩看,
照顧者這時脫口而出的話,通常都是:「不可以踩!」、「不要踩!」
而且這個不可以的語調愈是高亢激動,小小孩會踩得愈是情緒高昂!
說"不可以!"、"不要!"的結果,顯然不是很好,那可以說什麼是比較好的呢?
一、孩子怎麼了?
1.孩子喜歡探索,但是很少考慮到自己的行為的後果,因為他們就是小孩子啊!
2."不可以、不行、不要...",這些禁止的語詞,常被孩子的大腦忽略,他們比較容易聽到的是"動詞",所以其實他們聽到的只有"踩",還有照顧者的情緒,那也就是為什麼照顧者的語氣愈是激動,孩子會愈興奮!
3.自我意識強的孩子,聽到這些禁止的語詞,會更故意!就是要測試照顧者的底線。
照顧者這時脫口而出的話,通常都是:「不可以踩!」、「不要踩!」
而且這個不可以的語調愈是高亢激動,小小孩會踩得愈是情緒高昂!
說"不可以!"、"不要!"的結果,顯然不是很好,那可以說什麼是比較好的呢?
一、孩子怎麼了?
1.孩子喜歡探索,但是很少考慮到自己的行為的後果,因為他們就是小孩子啊!
2."不可以、不行、不要...",這些禁止的語詞,常被孩子的大腦忽略,他們比較容易聽到的是"動詞",所以其實他們聽到的只有"踩",還有照顧者的情緒,那也就是為什麼照顧者的語氣愈是激動,孩子會愈興奮!
3.自我意識強的孩子,聽到這些禁止的語詞,會更故意!就是要測試照顧者的底線。
2014新年快樂
大家新年快樂!
2013年過去了,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
2013年許的願望,就放手讓它留在2013年。
大樹在2014年有什麼新的願望呢?
其中一個目標在此跟大家分享:
就是挑戰每天寫一篇blog文章!
我想有一些朋友已經發現這件事了!
歡迎大家每天來看我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分享!
(請記得貼上連結及註明出處)
2013年過去了,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
2013年許的願望,就放手讓它留在2013年。
大樹在2014年有什麼新的願望呢?
其中一個目標在此跟大家分享:
就是挑戰每天寫一篇blog文章!
我想有一些朋友已經發現這件事了!
歡迎大家每天來看我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分享!
(請記得貼上連結及註明出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