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31

教孩子尊重:媽媽的服務時間

很喜歡看徐玫怡寫的玩具小家庭,喜歡她真誠的文字,
雖然她客氣的說她不會帶孩子,她寫的不是育兒文,
可是她認真的生活加苦中作樂,經常神來一筆的化險為夷,
常常讓我拍桌捧腹大笑,對照顧者來說,也是很好的經驗分享。
面對親子生活的難題,除了困在情緒掙扎裏,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徐玫怡很大方的透過圖文跟大家分享,真的很感謝她。

她的文章在親子天下有專欄,最近一期提到"媽媽的服務時間"
引發我一連串聯想,在此跟大家分享。



教孩子表達邀請、提出需求

大樹非常非常喜歡陪孩子,我也知道其實是我想要孩子陪我。
心情好有餘力又是自己的需要時,陪孩子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但如果累了、有事要忙、現在不方便...,
可是孩子又要糾纏著你,恐怕就是一件會讓人內在分裂的事。
所以拉出那條和孩子之間尊重的界線很重要,
這是我被孩子磨了很久之後才學會的。
過去還沒學會建立起"尊重"的界限時,
對孩子來說也是混淆的,孩子搞不懂為什麼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你卻會生氣。
所以我後來學會了,教孩子表達邀請、提出需求。

例如:孩子對我撲了過來,我知道孩子想要找我抱抱,我也很喜歡,
我會開始教孩子說:「你要問我,可以抱抱嗎?」
孩子要拿我手上的東西,我會教孩子:「你可以說,借我好嗎?」
從這些非常基本的互動中,教孩子尊重的概念。

孩子發出邀請,就可以確認我是不是準備好可以回應,
所以有時候我不方便時,即使我說的是:「現在沒辦法,要等一下喔!」
可以只是單純的去處理,孩子對於我說不方便的反應,
就比較不會卡在自己內在掙扎和天人交戰,
例如:「你很煩捏,沒看到我在忙喔!」
因為孩子有釋出尊重的邀請時,我們也比較不會被激怒。

照顧者的服務時間

看了徐玫怡寫的這篇"媽媽的服務時間"(親子天下42期),覺得寫的真好,
照顧者是該先照顧好自己,千萬不要像擠牙膏一樣,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家人,
給家人明確的界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什麼時候不可以,
讓家人知道如何尊重自己,家人也會尊重和珍惜。
媽媽可能會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累的半死,
然後不斷的嘮叨家人這個那個,讓家人避之惟恐不及。

各位可以學起來,跟家人訂出你的服務時間,
如:早上6點到晚上9點,
或許也可以把服務注意事項列出來,
如:髒衣服不放在髒衣籃,就不在服務範圍內。

孩子在會走路前儘量在安全的狀況之下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會做了之後,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如吃飯、睡覺、穿衣穿鞋)
並且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提出邀請,而不是只有說謝謝!
有時我們說不可以,也是讓孩子學習面對挫折的好機會。
然後就是慢慢的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服務時間過了,
孩子就要休息了,這樣媽媽才可以好好的休息,
才有力氣用微笑來照顧和陪伴孩子。

大樹覺得這個可以是個很好的新年新計劃。

祝大家新年快樂!
(感謝熱心媽媽照片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