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一些狀況,大樹常被問到的是:要不要介入?什麼時候介入?如何介入?
其實很難有標準答案,累積近十年來和家長的工作經驗,
大樹覺得可以用一個重要的標準來判讀:
安不安全。
大樹稱這個教養法則為三段式教養,分別是:1.連結2.引導3.限制
一、連結:
第一種狀況是安全的狀態下,大樹會允許孩子撒嬌討愛,跟孩子建立"連結",觀察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在安全的狀況之下,滿足孩子的需求。
請參考:允許孩子撒嬌,但不是任性耍賴
二、引導:
第二種狀況,是可能有安全的顧慮,大樹會透過示範,引導孩子練習適當的方式,並且給孩子選擇。例如孩子拿著剪刀走來走去,可以教孩子如何安全的拿剪刀移動,或是請孩子坐下來使用,孩子只能選擇安全的方式,如果孩子不願意,就可以限制孩子的行為。
請參考: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三、限制:
第三種狀況,是有立即的危險,大樹會馬上限制孩子的行為。
例如:孩子把杯子打破了,大樹會馬上制止孩子,讓孩子遠離危險。
許多照顧者在帶孩子時,非常的疲累,因為他們動不動就"限制"孩子,孩子經常被限制,會挫敗、反抗,容易有情緒,就更不配合,照顧者就需要用更大的力氣來"鎮壓"孩子。大樹過去還不夠了解孩子時,也經常在和孩子拔河,和孩子的關係非常的緊張。
最省力的方式就是透過連結和孩子建立關係,孩子感覺到你懂他,你了解他,你願意幫助和支持他,孩子自然會跟隨你,聽從你的指示;如果有危險的可能,再進到步驟二,引導孩子做適當的行為,引導孩子的重要基礎還是連結,和孩子的連結愈好,孩子聽從引導的意願就愈高。和孩子互動,儘量保持在"連結"和"引導的關係,可以事半功倍,和孩子的關係也會比較放鬆。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社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