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可能的原因如下:


  • 照顧者很少好好聽孩子說話(身教)
  • 照顧者說太多了(直接切換成背景雜訊)
  • 照顧者指令太複雜或不明確
  • 照顧者過多命令和禁止的指令(不可以、不可以放嘴巴、不要碰、不要拿、不要爬、不要跑、不要丟、不可以打人、危險、唉喲、快一點、過來啦、你走開、馬上、等一下、急什麼、不要急、不要哭、有什麼好哭的、你又來了、要我講幾次、你每次、厚!!!、奇怪耶你、你一定要我生氣是不是…)
  • 照顧者幫孩子做太多(因為照顧者做比較快,可是孩子有自己做的需求)
  • 照顧者焦慮/控制/緊張/擔心
  • 照顧者沒有用慢動作或是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教孩子可以怎麼做,或是教了之後,沒有放手讓孩子練習自己做看看,再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
  • 大人言而無信,答應的事沒做到。
  • 期待很久都碰不到的東西,好不容易拿到了,又被拿走。




  • 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孩子只是想探索、想摸摸看、想玩玩看、想跑、想爬、想動、想找事做、想試試看、想挑戰自己的能力…)
  • 孩子想要和大人一樣(喜歡大人進而模仿大人)
  • 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沒有適當的引導動作指令,如手背後面看)
  • 孩子能力做不到(2歲前看到就要,自我控制能力要到18歲才完全成熟)
  • 孩子專心做自己的事(真的沒聽到,特別是小男孩)
  • 對孩子來說是不適合的場所(非親子餐廳、醫院、教堂、精品店、…)
  • 開闊空間(太好了,可以練習跑步,機會難得)
  • 斜坡樓梯(太好了,可以挑戰大肢體動作,機會難得)
  • 孩子無事可做(無聊想找事做)
  • 孩子想試看看你講真的還是講假的(想得到大人明確的限制)
  • 大人的生氣/表情/反應太有趣了(再試一次看看會不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 孩子只有挨罵、聽照顧抱怨,並不知怎麼做才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消極放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