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0

用關心代替擔心

家長問道: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每天放學寫功課,總是拖拖拉拉,
怎麼講都講不聽,不知道該怎麼幫他。
試過時間到了關燈不讓他寫,他會哭著求我們讓他寫,
也有試過都不理他,他就是寫到很晚,結果第二天起不來,差點遲到,
又擔心這樣上學會沒精神...。
請問我該怎麼辦好?
大樹:「寫功課這件事是孩子的事?還是家長的事?還是?」
家長:「孩子的事,可是他寫功課,常常就放空啊!都不用幫他嗎?不幫他可以嗎?」
大樹:「你雖然說是"孩子的事",但你的回應,讓我感覺到,你把孩子的功課當做你的事!」
家長:「他就是讓人擔心啊!我們怎麼幫都沒有用!難道都不管他嗎?」
大樹:「我沒有要你不管他,而是,你能不能練習,多一點「關心」,少一點「擔心」呢?」
家長:「不懂!那我該怎麼做呢?」
大樹:
「老實說,我覺得那是你的事,我一點都不擔心。等你準備好了,你自然會放下你對孩子的擔心。我只能好好的聽你說,或許這樣做,可以讓你覺得,我很關心很在意,你跟我談的這件事。如果連經驗豐富的我,也跟著你擔心的話,或許只會讓你覺得,這件事的確很令人擔心!」

------我是分隔線------

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擔心?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或許令人擔心的是,
孩子能不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身體健不健康?
慢慢的,孩子發展有沒有正常?會不會好好跟別人互動?
不要亂發脾氣,要有禮貌、要聽話、要認真學習...。
(快轉一下),
青少年時,擔心孩子會不會交到壞朋友?會不會去做危險的事?
然後上大學,畢業找工作,工作後要成家立業,要結婚生小孩...
似乎永遠都有可以讓父母擔心的事,
但這是孩子需要的嗎?
這些擔心,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孩子到底從父母的擔心中,得到什麼呢?
擔心,真的是我們想要給孩子的東西嗎?
還是,我們想要給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呢?
擔心,到底是父母的想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擔心的作法
「你為什麼每次寫功課都要寫那麼久?」(質疑)
「你寫那麼慢,到底要寫到什麼時候?」(批評)
「到底要跟你講幾次才懂!專心寫,不要再發呆了!」(指責)
「你才小一,功課就寫不完了,以後怎麼辦?」(不信任)
「你到底是誰生的?怎麼會那麼笨!寫個功課是要寫多久?」(惱怒羞辱)
...
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心裏是擔心而說出來的話,
這些語言,只會增加孩子的負擔。
孩子功課寫不完,已經夠他忙了,父母還來添亂。

關心的作法
「功課很難嗎?還是那裏不會?需不需要幫忙?」(確認孩子的需求)
「要不要先去喝杯水?也許休息一下,等等回來可以做得更好」(分享不同作法)
「看你功課寫不完,我好心疼,不過,我相信你會慢慢找到方法的!」(鼓勵)
「我想讓你放學後去安親班,也許安親班的老師可以幫你」(尋求專業協助)
「我有看到你很努力想要把功課寫完,但是真的太晚了,早點去休息吧!」(肯定+限制)
「我猜你很想把功課寫完,明天再想辦法好嗎?我會跟老師說,你真的很努力寫,我們再來想想辦法好嗎?」(支持孩子,陪孩子面對)

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擔心」,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或許長輩經常用「擔心」,來表達對我們的愛,
我們也無意識的,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孩子沒有能力回應和處理我們的擔心,
這件事,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練習和調整。

------我是分隔線------

想看blog文章及更多消息,
請到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粉絲頁按讚!
預約一對一諮詢預約揪團辦講座(請點左邊連結)
或E-mail:bigtreeuncle@gmail.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