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在社團發問:
老師你好,我的女兒2Y8M,人際型小朋友,每個禮拜除了一次PG外也會帶她出去玩&公園,平常在家裡的話只有我跟她,她有時會自己玩,但我在煮飯或做家事時,她會一直要我陪她玩,我分身乏術,請她先自己玩,她會大哭說:這樣就沒有人陪我了~我一個人好無聊~~可是我不可能一整天都不做事陪她玩阿,有一直告訴她過,媽媽忙時你要練習一個人玩,媽媽不是魔法師可以一下子把家事做好陪你,媽媽告一段落回來跟你玩,不過我在做事你想聊天時都可以找我講話,但是她不接受.....一、小孩需要得到注意力
請問我該怎麼做比較好?謝謝。
小孩需要生理的食物,也需要"心理的食物"。
什麼是心理的食物呢?簡單的說,就是照顧者給予的陪伴和關注,讓孩子感受到被注意、被重視、被愛...。每個小孩需要的生、心理食物,是有個別差異的。
如果有適當的食物和照顧,孩子的身體可以健康長大;如果有適當的陪伴和關注,孩子的心理可以健康平衡發展。
各位有沒有發現,你們在忙的時候,小孩特別會去黏你?為什麼?因為小孩突然發現你們的注意不在他們身上了...,於是他們本能的,用各種方法,想要奪回你們的注意力,想辦法要持續得到你們的關注。
二、同理不是為了說服孩子
"媽媽忙時你要練習一個人玩,媽媽不是魔法師可以一下子把家事做好陪你,媽媽告一段落回來跟你玩,不過我在做事你想聊天時都可以找我講話"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媽媽已經很努力的在同理孩子,之前一定看了不少書,做了不少的功課。這位媽媽可能覺得,"我已經很努力在同理你了,為什麼還要這樣!"
對於一個自我意識正在高峰期的小孩來說,「我就是要,我現在就要,為什麼要...,才能...,我不管,我現在就要...,媽媽你過來,快點過來陪我...」、「你說的都對,很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想要聽」。大家似乎都期待著,孩子會突然回答:「媽媽,你說得實在是太有道理了,我想我應該乖乖的自己一個人玩,乖乖的等你做完事之後再說。」,各位覺得可能嗎?
然而,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練習的是,"同理不是為了說服孩子"。我們說得滿口道理,只是在告訴孩子:「孩子你錯了,你不可以不講理,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現在就要有能力同理我的辛苦,照顧我的情緒...」,這樣做其實就是在火上加油,讓孩子的情緒更加反彈!變成為反對而反對了!
三、同理是為了"商量"舖路,和孩子一起練習找到替代方案。
「你很想要我陪你,不要我做家事,你想要我理你是不是?」
「怎樣可以讓媽媽又可以做家事,又可以理你呢?」
「你可以問媽媽,現在不可以陪你,什麼時候可以呢?」
「我一定會陪你,等我做完家事就會去陪你喔!你可以練習等一下。」
四、同理和商量也沒用的時候...
「你就是要我陪你是不是?」
「你很生氣我不陪你是不是?」
「我不陪你,你就要生氣是不是?」
「沒關係,你可以生氣,等你生氣完再來找我商量」
「你哭一下沒關係,哭完了可以來找我商量,或是自己去玩。」
「我一定會去陪你,等我忙完的時候。」
五、參考替代方案
1.邀請孩子一起做家事
孩子一開始會想幫忙,幾次之後,沒有新鮮感就不會想幫忙,但是你還是可以繼續邀請他,因為邀請就是讓孩子感覺到,你即使在做家事,注意力還是會在他身上。
2.做家事前先陪小孩
「寶貝,媽媽等一下要去做家事了,可以先陪你一下,你想要做什麼呢?」
「寶貝,現在時間到了,你要自己玩,還是跟我去做家事?」
「你不想跟我去做,要不要我煮飯給你吃,你也煮飯給我吃(玩具)?我可以點菜嗎?」
3.儘可能讓做家事的時間規律固定,讓孩子有心理預備
這樣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他什麼時候要練習自己玩,什麼時候你會陪他。
4.儘可能做家事告一段落就主動給予孩子注意力
例如每做好一道菜,就去看看孩子在做什麼,孩子會感覺到你雖然在做家事,但是注意力一直有在他身上,慢慢就可以拉長給他注意力的間隔時間。一開始可能每五分鐘就去看看他在做什麼,再拉長變成十分鐘。(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這樣,但可以試看看)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社團。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