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2

新手媽媽請相信自己的直覺


新手媽媽的挑戰
 「在那裏坐月子好?」、「多久要餵一次奶?」、「小孩一直哭怎麼辦?」、「小孩哭到底要不要抱?」、「可以讓孩子吃奶嘴嗎?」、「趴睡好嗎?」、「百歲好還是千歲好?……,面對過多的教養資訊,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呢?

我想到一位前同事,她畢業不久就到幼兒園工作,沒多久就懷孕了,同事們得知喜訊之後,除了祝福,也主動的分享許多媽媽經,我發現她一則感謝眾人專業的關心,另一方面也覺得壓力好大好大。大家的經驗都很寶貴,她也覺得好實用,但真的太多了,她已經開始不知所措,而且希望大家不要再跟她說了!(我看到她眼眶泛著淚光)她說:「我很怕我做不到!

曾經外出要找路,除了參考地圖,通常就是問人。自從衛星導航普及之後,不需要看地圖,也不用問路,卻經常有車子開到山谷,或是迷路的新聞
時代愈來愈進步,資訊愈來愈豐富,工具愈來愈方便,但是人們似乎愈來愈不相信自己。

新手媽媽真的可以相信自己嗎?
邀請讀者感覺一下,你聽到看到的方法,對你來說是安心放鬆,願意去試試看的?還是讓你覺得有壓力,很難做得到的?還是?
例如,有些媽媽聽說百歲醫生的方法很好用,偏偏生了一個堅持度很高的孩子,而自己又捨不得孩子哭,百歲醫生的方法,對這樣的親子,真的是好方法嗎?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你都不要相信,而是先去感覺,這個方法是不是能讓你感到安心,透過親身實驗,來驗證這些資訊,是不是適用於你跟你的孩子。如果都還沒有做,只是聽到看到,都會讓你覺得有壓力的話,不管那個方法有多神奇多厲害,那是別人的經驗,不代表你做了會有同樣的結果。
如果對的方法,卻讓你壓力很大,這真的是的方法嗎?
會讓你有壓力的方法,有可能是現階段你還沒準備好要這樣做,也有可能是你還沒有搞清楚核心理念,不知道如何運用,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

萬一做錯了怎麼辦?
問得很好。
所以請你搞清楚再做,安心了之後再做。找你相信的專業人士問清楚,用請教的態度,帶著好奇與學習的態度。例如「聽說孩子趴睡比較好,頭型會比較好看」,但是卻又有人說「會有窒息的危險」,你可以請教小兒科醫師或專業人士的看法,「趴睡真的比較好嗎?」、「趴睡有那些優缺點?」,並且針對你特別關心的部份請教「會有窒息的危險嗎?」、「如何避免這樣的危險呢?
這些問題,通常不會一次就問清楚,實際去做之後,經常會發現還有一些細節是做了之後才發現的,就再問一次。但是你自己要先思考過,怎樣的方式會讓你安心,而不是一味把問題丟給別人,別人只能給你建議,沒辦法幫你做決定,沒辦法幫你思考!
一開始不懂或是完全沒經驗時,當然會犯一些錯。但是不用擔心做錯,而是允許自己在錯誤中學習,多做幾次之後,你會愈來愈有概念,慢慢會知道那些方法,是適合的,那些方法會讓你越來越安心。
漸漸的,你可以不依賴方法,不依賴任別人。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善用資源、活用資源、在做中學、在做中調整。

我想到柚子醫師曾經寫過一篇肛門塞劑的診療故事。大意是一歲的小孩發燒,柚子醫師開了肛門塞劑,如果孩子發燒時可用。媽媽問:「是吃半顆還是一顆?」,柚子醫師解釋是塞在肛門的。媽媽問:「是我塞還是他塞?」柚子醫師解釋看誰發燒就塞誰。媽媽問:「直接塞嗎?包裝要開嗎?」柚子醫師解釋要拆包裝,不用要放冰箱。隔天媽媽打電話來問:「為何塞了之後小孩一直說痛?」柚子醫師問媽媽有拆包裝嗎?有塗凡士林嗎?媽媽說:「我都有做啊!是冰在冷凍庫嗎?
雖然這位媽媽滿誇張的,但還是要肯定一下,她有一直跟醫師確認,相信她進步會很快的。但是顯然的,她目前的狀況,還不能運用自己的直覺,因為她的生活經驗實在是不夠。

如果你還是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那就請教你相信的人吧!也只能慢慢練功了!
如果你還是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那就再看一次父子騎驢”(註一)的故事吧!祝福你,慢慢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找到最適合你和孩子的方法!

------我是分隔線------

支持大樹的書《育兒顧問到你家》傳送門
想看blog文章及更多消息,
請到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粉絲頁按讚!
預約一對一諮詢預約揪團辦講座(請點左邊連結)
或E-mail:bigtreeuncle@gmail.com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社團
 
註一:
 「父子騎驢,倒為驢騎」出自 伊索寓言。
故事描述一對父子牽著一匹驢子準備進城求售一開始,路人指指點點說道:「怎麼有頭驢也不知道騎?」
於是爸爸牽驢,兒子騎驢。
路人看到後,又皺起眉頭說:「這個兒子怎麼這麼不孝順?」父子倆趕快交換位置,爸爸騎驢,兒子牽驢。
之後路人看到又說:「這個爸爸怎麼這麼不愛護小朋友?」於是父子一起騎上驢。
路人一看,大驚失色:「這兩人怎麼這樣虐待動物?」最後父子兩人無計可施,只好合力把驢子扛進城門。
故事的結局是,還沒走到市集,父子倆已經累得半死,驢子也因為掙脫掉入河中溺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