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30

親子關係像放風箏

「孩子像風箏一樣,拉一下放一下,會飛得更高」

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牽掛,

像風箏,

2015/8/23

小小孩被動手了怎麼辦?

有媽媽問到,自己兩歲半的孩子被打/被咬了,該怎麼回應孩子比較好?

邀請大家想想自己的經驗
回想自己是否曾經有過,受委屈,或是被欺負的經驗,那個時候,你會希望被怎麼對待呢?

2015/8/10

自卑情節(摘自阿德勒《自卑與超越》第三章)

自卑感的表達方式有數千種。下面這個故事也許能說明這一點。

有三個小孩,他們頭一次去動物園。當他們站在獅子籠的面前時,
一個孩子躲到媽媽的身後說:“我要回家。”
另外一個孩子臉色蒼白、全身發抖地站在原地,說:“我一點都不怕。
”第三個孩子惡狠狠地瞪著獅子,問他媽媽:“我可以對牠吐口水嗎?”
這三個孩子實際上都怕,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方法表達了這種感覺。  

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處於自己想改善的處境中。
如果保持勇氣,我們就能以直接、現實、有效的唯一途徑——改善處境——來擺脫這種自卑感。
沒有人能長期忍著自卑感,他必會被甩入一種要求某種行動的緊張狀態之中。

但假使一個人氣餒了,他看不到腳踏實地的努力能改善處境,那他依然承受不了自卑感,他依然會設法擺脫它,只是他採取的方法對他無所裨益。他的目標仍然是“不為困難所動”,但他不設法克服阻礙,而力圖勸服甚至強迫自己採取一種優越感。
而在此同時,他的自卑感會更加強烈,因為其產生情境絲毫未變。
因為根本原因依然存在,他採取的每一步都讓他更加自我欺騙,他的所有問題也會更加迫切地迫使他去解決。

如果只看其行為而不予以理解,我們會認為他沒有目標。他給我們的印象,並沒有像所想的那樣去改善其處境。
但是,我們一旦看到他們像其他任何人一樣,努力使自己有一種充實感,但卻放棄任何改變其處境的希望,他的所有行為就都有意義了。
如果他覺得軟弱,他會創造使自己覺得強壯的情境。
他不是把自己訓練得更為強壯,更為能幹,而是訓練自己在自己的眼中“顯得”更強壯。
他努力地欺騙自己,但只會獲得部分成功。
如果他自覺不能勝任工作,他會在家里當一個暴君,企圖以此來安慰自己,證明自己是重要人物。不管他怎樣用這種方式來欺騙自己,
真正的自卑感依然存在。它們依然是同樣的昔日情境促發同樣的昔日自卑感。
它們會形成他心理結構中的一股永不消失的暗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稱之為自卑情節。